(1)热交换器应以zui大工作压力的1.5倍做水压试验,蒸汽部分应不低于蒸汽供汽压力加0.3MPa;热水部分应不低于0.4MPa.在试验压力下,保持10min压力不降。
(2)管壳式换热器前端应留有抽卸管束的空间,即其封头于墙壁或屋顶的距离不得小于换热器的长度,设备运行操作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.8m.
(3)各类阀门和仪表的安装高度应便于操作和观察。
(4)加热器上部附件(一般指安全阀)的zui高点至建筑结构zui低点的垂直净距应满足安装检测的要求,并不得小于0.2m.
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,制造成本低,管程清洗方便,管程可以分成多程,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,规格范围广,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。壳程清洗困难,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。应按以下顺序进行1、拆下换热器的废旧垫片,注意拆卸时,不得使垫片槽内有划痕。当膨胀之差较大时,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,以减少因管、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。
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是:
1、旁路渗流较小;
2、锻件使用较少,造价低;
3、无内漏;
4、传热面积比浮头式换热器大20%~30%.
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缺点是:
1、壳体和管壁的温差较大,壳体和管子壁温差t≤50℃,当t≥50℃时必须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;
2、易产生温差力,管板与管头之间易产生温差应力而损坏;
3、壳程无法机械清洗;
换热器与钛管换热器同样都是换热器,但两种分别具备不同的特色,所以也不能将其等同而论。那么换热器与钛管换热器究竟不同在哪里呢?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,钛管换热器不一定是换热器,因为换热器通常指的是使用特种结构的换热管,如高通量管,内、外螺纹管,翅片管等等,这些产品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,那是能够明显增加换热面积,提高换热效果的换热器。 而换热管可以是钛管,也可以是不锈钢管和碳钢管,甚至是铜管、镍管等,可以说它与材料无关。为提高管内流体的速度,可在两端封头内设置适当隔板,将全部管子平均分隔成若干组。相对于普通换热器来说,换热器在换热效率方面是极高的。
换热器传热,体积小,重量轻,污垢系数低,拆卸方便,极板种类繁多,适用范围广,广泛应用于供热行业。提高平板介质的平均速度可以提高传热系数,减少换热面积。套管式换热器,结构:由不同直径组成的同心套管,可将几段套管用U形管连接,增加传热面积。然而,增加的流量会增加了换热器的阻力,提高循环泵和设备的成本,功耗,那么下面的方法可以用来减小换热器的阻力和传热系数可以保证。
非对称型板式换热器:非对称型(范围段式)换热器根据换热与冷、热流体的压降特性的要求,改变板对波形几何的两侧,和流体流动换热面积从通道的一侧,宽角大孔直径。换热器旁通管:当冷媒介质流动比较大时,可以在大流量侧换热器的入口和出口的旁通管,减少进入换热器的流量,减少阻力。为了便于调节,旁通管应安装在控制阀上。原炉的温度通常需要3小时至5小时,而使用碳化硅换热器设备后仅需2至3小时即可达到目标。这样,应设置逆流,使冷媒换热器的温度更高,并保证换热器出口后的冷媒温度达到设计要求。
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换热器厂家的义德碳化硅换热器于2025/3/27 21:49:58发布
转载请注明来源:http://jiamusi.mf1288.com/wfyide-2851324572.html